琅琊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1-09-08 18:11
    【字体:打印

        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百亿琅琊”、“法制琅琊”、“和谐琅琊”目标的实现。在我区“十二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规划全面完成的基础上,现对我区“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提出以下规划思路。

      一、“十二五”时期主要工作成就
        “十二五”时期,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作为、科学实践,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的规范管理,扎实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一)全区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1、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推动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十二五”期间,针对不同时期就业形势和就业工作的需要,统筹兼顾城镇失业下岗人员、就业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员的就业问题。全面落实“五缓四降三补贴”保企稳岗政策,全区共认定困难企业15家,缓缴五项社会保险费560.88万元;因降低四项社保费率而减收社保基金1059.26万元;为44户企业约2510人支付岗位补贴753.89万元。有效地减轻了困难企业的负担,稳定了全市的就业局势。发放《企业帮办服务卡》约15000张,对企业实行全方位服务、全程跟踪服务。我们着眼全区企业实际,帮助企业招工近10000人,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问题。

        2、不断创新载体,千方百计推动创业就业。

    “十二五”期间,建成农民工创业园1个,入驻企业4家,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00多人。积极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月”、“就业服务月”等各类专项招聘活动。积极在滁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滁州市人事人才网、滁州市人社局、琅琊区政府网等媒体上为区属企业发布用工信息,累计发布用工信息近10000个,初步形成了“有形市场、网上市场、媒体市场”三位一体的招聘模式。 “十二五”以来,共组织区属企业参加各类招聘会、乡镇招聘集市、异地帮办招工等200多场次,进场招聘的各类企业达1800家次,提供就业岗位累计约4.5万个。紧紧围绕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和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两个重点,就业规模稳步增长,劳动者素质得到提高。“十二五”末,全区城镇从业人员达12万人,比“十一五”末增长2%。“十二五”期间,全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万人。“十二五”期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实现了“十二五”期间控制在4.4%之内的计划目标。
         3、不断加大培训力度,职业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加强就业(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将就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纳入民生工程,列入了考核主要目标。每年通过招标,确认定点培训机构和公共职业训练基地。二是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十二五”期间,培养技师115人、高级工560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总量达7931人;“十二五”期间全区共有5300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3150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1、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

    “十二五”时期,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在我区全面实施,并基本达到符合条件人群全覆盖。 “十二五”末,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7万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0.9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1万人,分别比“十一五”末增加1.4万人、0.2万人、0.2万人、0.1万人,增幅分别为66%、10%、25%、31%、1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至“十二五”末,参保人数已分别达5.03万人和11.3万人。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不断提高,实现了由县、区分筹到市级统筹,继而上升到省级统筹的三级跨跃,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相继实现了市级统筹。
        2、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显著提高,社会“稳定器”、“安全网”的作用凸显。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 11年上调,养老金水平由“十二五”末月人均 1083元/月提高到人均1697元/月,比“十一五”末增长57%。城镇职工医保个人年住院报销最高限额由15万元提高到 30 万元,翻倍增涨。企业退休人员不用缴费即可享受正常医保待遇;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由409元/人.月提高到 604.5元/人.月,增涨48%。支付范围也扩展到企业保企稳岗和在岗培训补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待遇水平逐年提高,减轻了参保人员相关负担。
          (三)人事人才工作成效显著
         1、公务员队伍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一是始终坚持人员招录“凡进必考”制度。“十二五”期间,我区政府口单位共考录公务员14人。五年来,共完成机关和事业单位1.36万多人次的年度考核任务;二是做好公务员队伍信息化管理工作。先后采集个人信息近1万条,建立了公务员信息数据库,为确保公务员队伍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加大公务员培训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公务员队伍履新培训。五年来,先后组织全区14名新录取公务员赴市参加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参训率达100%。全区累计有1200余人次公务员参加并通过了公务员能力建设培训。

       2、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

    实行了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考制度。“十二五”期间,我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67  人,招募“三支一扶” 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 34  人,其中24 人服务期满,经考核合格后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些招聘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平台,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初步建立了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
         3、人才社会评价体系逐步建立。

    先后完成了教育、工程、农业等15个系列职称评审工作。截止“十二五”末,全区共有专业技术人才近  1.56 万人,其中高级职称 245 人,中级职称  2680 人,初级职称 12675  人。注重开拓创新,相继开展了非国有建筑业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中小企业职称评审工作,已完成了 4500  多人的评审工作。五年来,全区先后有10500 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继续教育培训。    

     4、进一步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

    先后出台了《琅琊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和《琅琊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方案》,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十二五”末,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0.11万人。全区共有25人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有1人获得市职业技能大赛表彰。“十二五”以来,累计49名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特殊岗位。     

    (四)和谐劳动关系基本建立
         1、“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基本建立。

    “十二五”期间,充分发挥调解组织在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方面的作用,建立了工会、企业家联合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集体合同制度广泛实施。“十二五”末,通过开展“全员签约参保”、“彩虹计划”和“春风行动”等多项行动,在全区建立了企业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全区已备案企业近700户。加强劳动监察,累计接待投诉举报案件约428件,立案调查412件,结案率达100%;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近30次,依法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0.78万份,补缴各项社会保险费约420万元。目前全区在岗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超过了“十二五”制定的合同签订率达到90%的目标。

    2、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十二五”期间,劳动保障监察部门重拳打击恶意欠薪,执法维权力度不断加大,建立健全了全区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累计开展劳动保障年度审查约650户,实现了年审率达95%以上的目标;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约    450件,涉及农民工4790人,追回农民工工资5016.3万元。

    3、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和信访化解工作成效显著。

    积极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实体化改革,完善劳动保障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化解劳动纠纷。“十二五”以来,我区成立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实体办事机构。全区累计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416件,结案率100%,超过了结案率达92%以上的目标。“十二五”以来,累计办理、答复包括各类劳动保障信访案件、“政府热线”、领导转办件200余件,开展了“国庆”、“春节”、各级两会、党代会、农歌会等特殊时期信访排查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局未发生因排查不利而出现的群体性上访事件。
        (五)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逐渐深化。“十二五”期间,实施了三次机关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调整工作,一次基本工资调整工作,预扣了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个人缴纳部分;同时配合其他区直单位做好全区行政机关、参公单位车改工作前期摸底排查工作。二是扎实做好最低工资标准落实工作。“十二五”时期,我区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十一五”末630元提高到“十二五”末的930元,增幅为48%。

    (六)军转干部工作在稳步推进

    一是完成接收军转干部及安置工作。“十二五”以来,全区共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15名,安置驻军家属 6名,培训军转干部 16人。整个安置工作平稳有序。二是及时兑现企业军转干部各项待遇。为了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维稳工作,五年来,累计投入约880万元用于企业军转干部慰问、解困和维稳等工作。企业军转干部月工资由“十一五”末的 2395  月/人提高至“十二五”末的4195元月/人,同时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也调整至4195元。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转折,总体上看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也将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区域经济的较快发展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在不断变革、创新中,“十二五”期间,我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大幅提升。随着工业琅琊、商贸琅琊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区各项产业进一步升级,支柱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这一切既给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二)辉煌成就为人社事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的改革和发展,我区各项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人社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基本建立了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和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险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人事人才工作全面规范,职业培训体系初步形成,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基本形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些都为下一步人社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条件。
         (三)人才队伍建设与人才强市战略要求还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人才活力机制不够健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事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需要仍需进一步探索,人才评价机制有待完善,激励机制有待健全,技能人才的价值认可有待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人力资源总量过剩与结构性需求短缺矛盾突出。伴随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区劳动力资源总量过剩与结构性人才需求短缺并存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还将进一步加剧。预计到2020年,全区劳动力供给总量将由现在的约16万人增加到约18万人以上,即今后五年全区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约0.35万人,按照未来五年全区GDP年均增长10%推算,平均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约0.3万个,岗位供需缺口接约0.15万个。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全区各行各业对技能型人才的总需求,将随着支柱产业振兴规划深入实施深入推进持续增大。据测算,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就需招工约0.2万人,其中企业需要的绝大多数是技术工人,而我区目前尚无职业技工院校,专业技术工人需求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四)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矛盾日渐突出。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我区养老金入不敷出问题日益显现。如:“十二五”期间,全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年均增长约 6.21%,而离退休人员人数年均增长高达约10.41   %,新增参保人员的增幅低于离退休人员的增幅,负担系数已达到   34%;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额年均增长仅3.64%(含临时性政策纳入),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支出额年均增长高达 18.94 %,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加大。据此推算,“十三五”时期,随着我区人口老龄化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基金支付压力将进一步增加。
        (五)全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难度不断增大。

    随着劳动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劳动合同基础薄弱,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够健全,致使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劳动权益受侵害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科学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形成,社会保险制度还不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处理能力不够强,劳动人事争议继续呈上升趋势,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协调难度越来越大,矛盾将更加复杂。
         三、“十三五”时期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总体目标是逐步实现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更加有序合理,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具体目标是:
        (一)充分扩大和稳定就业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围绕国家和省、市、区出台的相关就业扶持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就业促进行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注重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和各类技能培训工作力度,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就业, “十三五”期间,全区新增就业人数达2.2万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4万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2万人;每年职业介绍人数保持在0.3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十三五”末,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额力争达到300户,3000万元左右。
        (二)大力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强化社会保险基金扩面征缴。实施社保覆盖工程,实现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养老、城镇医疗保险全覆盖,重点推进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参加社会保险,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三五”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  3.4万人以上(含离退休),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万人以上、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0.95万人以上、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1.1万人以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参保率达95%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5%以上。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做到“即征即保”。全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0%以上。
          (三)统筹推进两支人才队伍建设
        1、 继续推进“人才强区”战略。积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以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政策,不断开发积累人才资源,营造广纳群贤、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到2020年,培养  200 名新兴产业专业技能人才。
         2、统筹推进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 十三五”末,全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力争达到 16000 万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1600人,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4800人,初级专业技术人才9600人。二是 “十三五”末,全区高技能人才总量力争达到0.16万人。其中技师300人,高级工1300人。新录用员工技能培训率达力争到90%,失业员工再就业培训率力争达到100%。三是强化培训工作。 “十三五”期间,通过各培训机构和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各类就业技能培训3000人以上。
         (四)全面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1、 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升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能力。

    “十三五”时期,全区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普遍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更加完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监察执法机制进一步健全,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全区劳动合同的签订率达到90%以上,法定时限内结案率达95%。
         2、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服务网络。

    “十三五”时间,以“两网化”建设为契机,实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从以城镇为主向统筹城乡转变,从被动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监察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促进劳动保障监察事业发展。劳动监察案件结案率达到97%。
         (五)工资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

     1、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宏观管理。

    在国家和省收入分配改革政策的指导下,以落实最低工资支付制度、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重点,改进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管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与区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及时落实国家、省级各项工资管理政策,遏制并逐步缩小不合理的工资收入差距。
         2、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正常增涨机制

    根据国家和省、市部署,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工人员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保证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水平依据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实现合理有序的增涨,保证工资水平不低于全区城镇职工在岗平均工资水平。

     (六)不断完善基层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

    大力推进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信息化建设。“十三五”时期以“金保工程”为依托,进一步完善软件应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信息化、现代化,实现“十三五”末期,在各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全面建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区域网。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各项的工作优先位置,健全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

    1、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统筹做好城乡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群体的就业工作。

    2、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完善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帮扶力度。

    3、强化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

    进一步完善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服务水平。加快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网络建设,实现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信息化。

    4、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机制,引导、扶持、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规范人力资源服务业行为,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监管,优化创业环境,落实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支持等配套政策措施。

    (二)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1、继续推进“征缴扩面”工作。

    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围绕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大局,继续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为重点,不断健全和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2、保证待遇及时兑现。

    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并按政策规定及时调整提高参保人员的待遇水平,逐步加大政府对社会保障事业的资金投入。
         3、做好各类养老保险工作。

    根据国家和省、市部署,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工作。妥善做好离退休人员待遇发放由财政支付向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的转换工作,保证待遇按时足额兑现。继续做好职工养老和居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的贯彻实施工作。积极落实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各项政策,实现基金统收统支,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积极推动和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加快企业年金事业发展,促进建立多层次的养老 保险体系。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即征即保”,并通过政府给予经济补助的方式,鼓励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保”,提高待遇水平。

    4、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全面实现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提高基金抗风险能力和使用效率。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在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方面的投入。
        5进一步加强医疗、生育、工伤保险制度建设。

    稳步推进职工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工作。积极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完善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办法,方便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费用报销。积极做好各类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逐步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大力推进生育津贴的社会化发放和生育医疗费与医疗机构的直接结算,不断提高生育保险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大力推进各类用人单位和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基本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
         6加大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力度。

    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法律、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保经办内控制度,完善制度、经办、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加强社会监督、政府监督和有关部门协同监督,及时查处和纠正违规行为,确保基金安全完整。
         (三)紧紧围绕人才强区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和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的目标考核制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中积极性,加快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以自主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十三五”期间,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特点,逐步建立科学、分类、动态、开放的职称体系,形成以能力、业绩为导向,重在社会、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和“个人自主申报,业内公开评价,单位择优使用,政府指导监督”的职称工作运行机制。高技能人才方面。完善多渠道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四)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做好人事管理工作
        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机制。建立和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规范程序、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探索符合不同行业、专业和岗位类型特点的分类考试、考核办法。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加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力度,探索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总量、类别、等级及其数量的设置和调整办法,形成动态管理机制,不断优化岗位结构,实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五)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落实公务员工资制度。按照上级部署,建立健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行职级与待遇挂钩。落实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审核工作,稳慎推进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构建公平合理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秩序。

    (七)进一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十三五”末,全区劳动合同签订率要达到90%;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全区集体合同制度覆盖率达到85%;适时在全区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创建活动,园区内要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全面推进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集体合同制度“彩虹计划”和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区级人事劳动争议仲裁院各项软、硬件建设;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政策制度体系全面融合衔接,制度更加健全,仲裁案件当期结案率达95%;仲裁员、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初步实现仲裁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三是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劳动监察工作力度,重点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体制,力争“十三五”末,形成覆盖城乡、统一规范、高效便捷的监察执法信息和监控管理平台,建立起层级管理、责权明晰的新型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体系。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力争达到100%。
        (八)大力加强基础性工作,不断提升基础性保障和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开展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争“十三五”期末全面建成覆盖全区所有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和社区(村)一级基层劳动服务保障机构。二是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机构和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加大机构整合力度,积极构建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建立职责明确、上下贯通、关系顺畅、运作协调的组织体系,真正做到“四合”:合编、合心、合拍、合力。加大系统干部培训教育力度,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积极进取、精神振奋、甘于奉献的干部人才队伍。积极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业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

     

     

                          琅琊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5年8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